Historical buildings to explore in London as an Architect

 建築人的倫敦的新舊建築探索

(文:衛城 2023)
Battersea Power Station 貝特喜發電廠改造與吉爾伯特史考特建築師的20世紀初巨大量體建築的倫敦
Battersea 發電廠是倫敦許多在十九世紀後增建的燒煤的發電廠之一,座落倫敦市中心維多莉亞車站 (Victoria Station) 的跨越泰唔士河的正南方,是因應該區的新都市發展所建造的發電廠,巨大的四根煙囪象徵燃煤取能的大年代,電廠建築在1920年代初建時遭受許多反對聲音,倒不是因為會空氣污染,因為當時並沒有空氣污染反對的聲音,因為北風就會把空氣帶往南方的倫敦南岸的都是貧瘠區,但巨大的煙囪量體則會是在視覺上讓人詬病,於是找來當時英國國家建築師 Gilbert Scott 家族進行改造,與巨大紅磚體量體輔與 Art-Deco裝飾帶,成為一座紅磚大教堂樣貌,改造了工業革命功能建築所產生的視覺衝擊,該 Giles Gilbert Scott (維多利亞國家建築師 George Gilbert Scott 的孫子,Richard Gilbert Scott 的父親)為家族第三代,除了重要的教堂修復增建與改造承攬案外,就是倫敦電話亭的設計(參考索恩建築師博物館)成為世界對英國輪的的重要街道傢俱印象。

燃煤發電廠在英國1950年代因空污事件奪取上萬人性命後清淨空氣法案通過,燃煤法電廠的能源逐漸功成身退,逐漸在1970年代末停用,轉型成許多電應製作拍攝的片場,但在經過二十年有了要被拆除的聲音,但該建築的量體龐大並且是重要的倫敦地標,並且是重要的建築師之作,這棟建築在當時就被列入史蹟列冊的身份,並在2010年開始做整區的再開發與內部改建,引進商場與中央區塊的住宅改造,並於2022年完工,成為南岸倫敦最具歷史風貌與大型購物中心。
Photo: 在泰唔士河上游的 Battersea 發電廠
Photo: Battersea Power Plant 經過再造2022開幕之後的內部為商場與住宅

而 Battersea 電廠下一個世代,則在二戰剛結束後於同樣是倫敦南岸興建,聖保羅大教堂對面,同樣也被 Giles Gilbert Scott 設計的 Bankside Power Plant,則提早十年被泰德藝廊 Tate Britain 相中,成為泰德藝廊的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

Photo: 由泰唔士河畔下游南岸的棄置電廠轉型的泰德現代美術館中央塔樓
Photo: 從倫敦千禧橋看泰德現代館
同樣是在1990年代的泰唔士南岸區域再生計畫所設計的千禧橋則由Norman Foster設計
Photo: 泰德現代館內的高聳挑高內部,猶如20世紀初的大教堂內部

參觀:免費

Tower of London 倫敦塔-英國建築史的開端
倫敦的世界文化遺產點 (UNESCO World Heritage)之一,這是英格蘭的王朝歷史1066年開端的巨型城堡建築,雖然英格蘭在公元40年就被羅馬帝國統治四個世紀,首任從北法諾曼第 William the Conqueror (征服者威廉)進攻大不列顛島所建造在泰吾士河畔的四方型衛塔開始。

四方形為塔一開始為木構造,之後逐年擴增,之後改築為石造碉堡,是倫敦塔的中心點也是最堅固之處,提供英國皇家成員的居所與軍事據點。這四方石造衛塔上的防禦型城垛(Battlement)成為後續所有英國重要建築,皇宮,城堡教堂,貴族莊園住所,各級學校的重要樓宇特徵!

Photo: The Castle Keep of Tower of London

Photo: 倫敦最早的城市清楚繪畫出現在十五世紀的倫敦塔(圖片出自Wikipage)

參觀:可先上網購買門票,或一次性加入 Historic Royal Palaces 的年度會員,可以一年內無限次數參觀英國皇家所經營的皇宮(包含蘇格蘭愛丁堡的Holyrood Royal Palace, 倫敦的 Kensington Palace London, Hampton Court Palace, Kew Palace, etc.)

The National Gallery Salisbury Wing 大英
國家藝廊-英國國家藝術寶藏的容器建築

英國國家藝廊 (National Gallery)座落在特拉法特廣場上,原是貴族土地,在英國打敗法國(滑鐵盧戰役)後,英國的歐陸外離島型國家自我認同劇增,過去以往貴族與文化人士精英們都前往法國看藝術的聲音被慢慢的被檢討,而開始要在自己的土壤建造一自己的文化與藝術寶庫,國家藝廊就在這聲音中由1820年代開始國家出資購買畫作藝術品,在白金漢宮後的土地上搭建出當時流行的新古典主義風情的巨大建築群擔當畫作典藏與展示,媲美歐陸法國與維也納的皇宮藝廊。

英國國家藝廊在 1970年代進行增建,就是一旁的 Sainsbury Wing 新翼館作為取代國家藝廊中央穹廬塔樓下方為主要入口動線,該館主要是收納中世紀宗教繪畫,由義大利美國及建築師所超刀設計,並在已收藏展示該群中世紀畫作下先擺好如何展示各種畫作篇幅的前提下設計其內部動線,迥異於原始中央館的先空間,後展示的的功能,設計外觀與內部是英國目前少數甚至是唯一的後現代主義 Postmodern公共空間,也很快的在1990年代獲得英國國家遺產局 (English Heritages) 的史蹟認定 (Grade I listed building)的建築身份。

但2021年因為一場空間與入口改造計畫,欲將其內部的新古典加上後現代主義的大廳結構打掉重練,引發原建築師與英國國家藝廊的隔空交火,成為現在英國文化與建築界爭議的建築改造空間,改造的方案最後2022年被倫敦西敏寺區規劃局通過,相關設計報導如 dezeen 雜誌呈現:

https://www.dezeen.com/2022/11/30/plans-approved-national-gallery-sainsbury-wing/

Photo: 1820 年開始建造的大英國家藝廊的新古典風情

Photo: 1970年由義大利建築師設計的新翼館為英國少見的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 architecture

Photo: Sainsbury Wing National Gallery 的改造計劃多了地下層的開挖,將產生新的倫敦的考古事證

參觀:免費
位置:https://maps.app.goo.gl/oHcx4Bgvjp7Wof179?g_st=ic 

Apple Store London Covent Garden: Glass stairs 倫敦柯芬園蘋果專賣店玻璃樓梯

柯芬園 (Covent Garden) 是英國第二代國家建築師 Inigo Jones(第一代為 Sir Christographer Wren) 於十七世紀所見的仿文藝復興的廣場,美商蘋果倫敦專賣店就在2010年進駐在柯芬園廣場建築第一排的 Bedford Chambers 拱圈柱廊立面建築,該建築為在1877-79 維多莉亞年代的廣場重塑的店舖建築,具有特別第二級史蹟列冊身份 (Grade II Listed*),在2010年因應建築的商鋪使用之前就打掉了大部分內部的一二樓空間,保留了原本的紅磚內牆,在新的商鋪功能進駐時,建築師串連樓層設計的可逆的建築增建與可穿透是覺的玻璃梯與夾層(Mezzanine),給了新的古蹟再利用新的詮釋與解譯!

相關建築師改建資料:https://julianharraparchitects.co.uk/projects/apple-store-covent-garden

Photo: 柯芬園廣場的蘋果專賣店所進駐的19世紀仿文藝復興帕拉迪歐立面的店舖
Photo: 柯芬園蘋果專電總部可逆式的玻璃樓梯串連了一樓店舖與增建的夾樓

參觀:免費參觀 位置:https://maps.app.goo.gl/KkWdQiCyPYy4rdE29?g_st=ic 

Roman Amphitheater in London Guildhall Art Gallery and London Mithras 重現羅馬競技場的倫敦市政廳美術館與倫敦光神廟
歐洲的中世紀裡的城鎮的功能一開始並不是給人居住,而是商業交易的地方,城鎮一開始的名稱都叫做市集之都 Market Town,而管理城鎮的機制就建立在管理商業秩序的一些人,通常就是商業公會,他們有錢來主導城裡商業交易的稅收與提供相對商業交易與維持商業交易安全的基礎,城市的市政廳產生就是這些商業公會產生的雛形,所以一堆中世紀就產生的城市,Guildhall 通常就是市政廳,只不過一個城市部會只有一座 Guildhall ,但發展到後面就只會有一區一個市政廳!

倫敦在中世紀之前市政府的功能就是這樣由市民商業(商賈)公會Guildhall所組成,而倫敦則是一個從羅馬帝國時代就產生的都會區,當年的羅馬城 Londonium  座落在現在聖保羅大教堂為中心方圓一公里內的區塊,羅馬人在四世紀從大不列顛行省Britannia撤退,也放棄了經營了四百年的倫敦城,在安格魯薩克遜人在往後的兩百年後才再度移入,此時的倫敦與英格蘭上的羅馬成績大多消沈在覆土之下,部分牆石在往後的三個世代(薩克遜時代 Saxons,維京時代 Vikings,法國諾曼第時代 Normans)慢慢成為建材與往上堆高的地基,而在11世紀諾曼時代(Normans-North Roman, Normandy)  才開始的商賈公會的市政廳建築就蓋在原來公元一世紀所蓋的羅馬競技場(Amphitheatre)上面。

倫敦 Guildhall 一旁的 Guidhall Art Gallery 的興建最早發生在1885年由當時的 City of London Corporation (倫敦市政府前身)所資助,目的是用來展示商賈組織收藏的大量藝術品並提升維多利亞時代的公眾藝術品味,而該作為多莉亞十大興建的建築在二戰時倫敦空襲遭到嚴重燒毀,1946年戰後在原址清除後搭建了臨時性結構展示藝術品與容納舉辦儀式性的慶典活動,直到1985年,市政府終於決定原址重新開發與開挖地下一樓層,並找來負責修復Guildhall 的 Richard Gilbert Scott 建築師(維多利雅時代最重要的歌德復興式國家建築師 George Gilbert Scott的曾孫, 設計泰德藝廊現代館與巴特西 Battersea 的原火力發電廠的 Giles Gilbert Scott 建築師的兒子),然而興建計畫在清除部分原有Art Gallery 遺構時,倫敦考古服務單位 (London Archaeological Services) 在1987年挖掘到倫敦羅馬時期的橢圓形環形劇場的部分遺構,建築師則變更設計並把這倫敦最傲人的建築兩千年成就融入新的市政廳藝廊地下樓層的動線中,成為一個可以展示(Interpretation) 與眺望的空間!

Photo: 由修復一旁中世紀市政廳的修復建築師Richard Gilbert Scott 在1985年設計的仿哥德復興語彙的市政廳美術館

Photo:市政廳美術館興建時所發現的羅馬帝國時代倫敦競技場的遺構展示計畫 Interpretation所復原的當年競技場模樣與相對位置
Photo:市政廳美術館地下二樓是羅馬競技場遺構所在
建築師設計了中間樓可一覽位於地下二樓高度的兩千年前英國最龐大的建築

倫敦的一開端作就是羅馬帝國時的重要都市,在大倫敦中現在西提區/ 城市區 (City of London) 範圍,也是當今的倫敦金融區,是主要的前羅馬帝國上布列塔尼雅行省(Upper Britannia)的首都,除了還看得到佇立在城市區範圍邊界的羅馬帝國時代的城牆與出土的最大建築羅馬帝國的倫敦競技場之外,還有在戰後清理二戰遭逢那德軍轟炸的建築基地開挖時發現到的羅馬帝國時期的光神廟基座,這也座落在羅馬時期競技場的倫敦市政廳美術館附近,在這區塊內都地下3-10公尺都還佈滿兩千年前的城事遺構,出土的光神廟(密特拉神廟)(Mithras)是在下布列塔尼雅(Lower Britannia)行省首都約克(York)登基為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基督教為正是宗教之前羅馬帝國最重要的宗教。

光神廟的基座出土後因基地新建築 Bucklersbury House 的座落與興建,在1962年被迫移往100公尺以外的 Temple Court(Queen Victoria Street)的一樓半高度日曬雨淋的方式重現,但長年飽受批評的非原址,非原材料,與參觀的路徑不變,直到2007原發現基地的Bucklersbury House要再度開發,移回原址重現的計畫就出現,該基地開發在2010年被美國新聞巨擘彭博社 Bloomburg 購買要在倫敦金融去設立歐洲總部,彭博社就另外出資在建築地下室七公尺深處光神廟原被挖掘發現的位置中安置了倫敦光神廟的博物館展示空間,並由Norman Foster 建築師事務所團隊變更設計大樓,2017總部大樓完工後,免費對外開放參觀!

Photo: 倫敦金融區彭博社歐洲總部2017年落成作為羅馬帝國時倫敦光神廟新舊建築整合的展示建築

Photo: 位在彭博社歐洲總部新大樓地下室重現的光神廟遺構具有劇場般的展示機制

參觀:免費
London Guildhall Art Gallery 位置:https://maps.app.goo.gl/W2KqYPLewQzDghz66?g_st=ic

London Mithras Bloomberg Space 位置:
Sir John Soane's Museum 索恩爵士建築師住屋博物館 倫敦十九世紀最重要的索恩爵士(Soanne)建築師,號稱英國皇家建築師之父,主導英格蘭銀行在19世紀初期的改建計畫與許多倫敦的大型建築,他也是英國當時如同法國布雜學院時期主導建築是古典歷史主義拿捏的重要英國代表,他在主導倫敦市區往中世紀古城外圍拓展時參與許多都市計畫與街區建造計劃,他也拿到案件與投資土地建築累積相當的財富,一度所擁有的倫敦土地與建築逼近英國皇家與貴族的財產,但他都不將房屋變賣,而是透過租金養下一個購買的建築,但他並非將這些財富去炒高房地產,而是去購買古典主義古董,研究他們的比例原則,在他1840身後,他則立下遺囑後代不可以把房子變賣,而是需要將他的家與古董成列成文以他為名的博物館,索恩爵士博物館就在這樣的條件下產生,並在國會運作下產生信託組織經營對外開放,並採取不可以收門票的方式對外貢獻他的收藏,他的家居傢具與對古希臘羅馬時代古董的收藏,也造就了Gilbert Scott 設計倫敦的電話筒設計,可以在他的博物館中找尋該蛛絲馬跡!

Photo: 座落在Lincoln's Inn Field's 的白色波特時外觀的攝政年代(1820) 的街屋即為索恩爵士居所
Photo:索恩爵士博物館的一樓起居室
Photo: 索恩爵士替自家家族設計的家族墓樓牌採希臘風格,之後被Gilbert Scott參考為倫敦的電話亭設計
Photos: 索恩爵士的家居二樓收藏古典收藏品作為她建築授課的內容,是英國典型的十七十八世紀的 Antiquarian
Photo: 三樓為索恩爵士生前所設計的建築圖搞的展示,他很重要的作品集是英格蘭銀行的改建

參觀:免費

>> 建築人可看的愛丁堡新舊建築
>> 建築人可看的格拉斯哥新舊建築
>> 暑期倫敦的住宿推薦
>> 從倫敦如何前往蘇格蘭的愛丁堡與格拉斯哥

Comments